来源:京华瑰宝
康钢 非遗项目传承人从事皮影艺术30余年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阿旗皮影戏作品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型上戏,有多道工艺,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接合成八个基本步骤。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砖和唐、宋壁画手法与风格。
“灯下影,戏中人”。一件件展品,一幕幕场景,形象、精美、多样,带领我们探寻文化印记、品味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