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
——九渡河学校与北京玩具协会携手打造特色课后服务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学校
“乐道拾遗,匠心筑遗”。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目的,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多彩的课后服务,九渡河学校与隶属于京改委的北京玩具协会进行友好洽谈,双方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协议。以培养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为目标,帮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教师有底蕴,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展成果 望未来
2月24日,九渡河学校小学部赵主任与北京玩具协会进行洽谈,在谈话过程中,赵主任向九渡河镇杨部长、苏镇长、北京玩具协会钟会长、杨监事长和红庙村闫书记介绍了学校当下的文化传承现状,对这次合作提出了前景展望和预期效果。
齐探讨 达共识
在交谈中,北京玩具协会钟会长介绍北京玩具协会的发展历程和机构组织。在九渡河学校赵主任介绍的基础上,围绕学校计划开展“棕人、面人、风筝、抖空竹、葫芦镶嵌、篆刻、灯笼等”非遗项目进行特色定制,希望九渡学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九渡河镇苏镇长对九渡河学校与北京玩具协会的合作表示支持,并寄语了深厚期望。希望九渡河学校能够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做好做优,打造九渡河学校特色品牌。
九渡河镇杨部长对于这次的洽谈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学校以此为开始,形成九渡河学校非遗发展史。同时,强调了儿童时期是传承文化发展的关键期。
参会的领导们对此次的合作非常重视,认为爱好影响人的一生,在儿童启蒙时期,引导孩子们学习非遗文化,对传承文化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九渡河学校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场域,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内涵,体会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切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助力“双减”政策在校园落地见效。九渡河学校将会不断探索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打造具有九渡河特色的课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