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卫视
吴德寅,1962年生于北京。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对北京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在吴德寅童年时的一个冬天,他看到父亲往取暖的炉子里抹灰,于是他灵机一动,用剩下的灰捏出了一个老人头放在了窗台上,周围的邻居看到这个小作品都纷纷夸奖他,这部作品成为了他印象中最早的得意之作,也注定了吴德寅这一生与泥塑妙不可言的缘分。
上初中时,吴德寅迷上了老北京话剧和相声,也就从那时起,他迷恋上了剧中真实再现的老北京市井风俗文化。
因为捏的泥人越来越多,1998年左右,吴德寅想要系统地把泥人做一个分类,于是他就开始了“老北京市井小人物泥塑”的创作之路。历时10年,他创作出了老北京风俗泥塑作品——《旧京360行》。
1200多种道具将老北京五行八作生动再现,400个市井人物尽收眼底:药房先生、遛鸟的大爷、说相声的搭档、拿着“唤头”给人剃头的剃夫、镖局走江湖运货的镖师……吴德寅通过立体的泥塑形象从交通、娱乐商市、饮食、风情等方面向大众展示了老北京城的各行各业。
为了捏出更真实的泥人,吴德寅查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还经常走访胡同与八、九十岁的老者聊天,了解过去老北京人的生活形态。每一次胸有成竹的巧手塑造,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写在心里的关于人物的鲜活故事。
如果说,有人用笔墨记录着历史、有人用色彩展现着历史、有人用音乐讴歌着历史,那么,吴德寅则用一把土、一双手再现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用泥土塑说着老北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