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间手工技艺唱响玩博会

    7月25-28日,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主办的2013年中国(北京)国际玩具动漫教育文化博览会再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玩具协会选派了泥人、面人、鬃人、绒花、脸谱、风筝、毛猴、内画、编结、布艺、珠编、玲珑枕、蛋雕、蜡果、核桃工艺、葫芦工艺、太平燕、糖画、烙画、吹糖人、豆塑、仿古微缩车、益智玩具、万花筒、现场塑像、艺术剪影和皮影等20多个门类、近50名民间工艺大师参加,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玩具游戏动漫迷们唱响了一曲传承老北京民间手工技艺的颂歌

 

 

    北京玩具协会位于整个展厅的西北角,72平方米的场地分为大师作品展示区和传授互动制作区两部分,近50名老北京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大师们轮换登场,纷纷展示各自的绝活和他们的独门绝技。

 

 

 

 

 

 

 

 

    在互动制作区,被誉名为“花筒李”的李鸿宽老人,每天不停地接待着前来参观的大学生、中学生和小朋友们,他带来了多种的教具,运用声、光、电、磁、波等浅而易见的物理现象讲解万花筒的原理;郭石刚老师耐心、认真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在素面的脸谱上进行勾画,他怕弄脏了孩子的衣服,蘸一下水、就帮孩子擦一下毛笔,还不时教他们调色;风筝老师赵铁民为孩子们准备了喜欢的喜羊羊、灰太狼系列作品,一个又一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一声不吭地仰起小脸,仔细认真进行描绘,当他们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后,充满稚嫩的小脸洋溢着喜悦的兴奋。

 

 

 

 

   在传授制作展区,大师们纷纷展现各自的绝活,展示各项老北京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一声声乐曲,一阵阵锣鼓,由袖珍人组成的“在天”皮影艺术团表演了《武松打虎》、《鹤与龟》、《熊出没》等时尚剧目。透过白色的幕布,一身劲装的武松、凶气十足的孙二娘、脸抹白面的武大郎都在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活灵活现。虽只占据了展区的一个小角,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却绵延到了20来米开外。

 

 

 

 

 

 

 

 

   为期4天的展会民间工艺大师们以饱满的热情,不畏酷暑,克服路途遥远,一个个独门绝技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达到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