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车耳营“剪纸”、“编结”培训班结业

    经过四天紧张、刻苦的学习,8月28日至31日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剪纸、编结培训班结业。

 

    此次培训班,北京玩具协会选派了张凤琴、李淑慧两位德艺双馨的民间工艺大师前往教授。张凤琴老师是海淀区团花剪纸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她为传承民间剪纸工艺不辞劳苦,耐心传授,是学员们一致称赞的好老师。李淑慧是一位资深编结老师和市妇联讲师团成员,具有多年授课经验。车耳营村领导对培训班十分重视,大力支持,做了充分的准备。村民得知开办培训班的消息后踊跃报名,只有300多人的小村,竟有60多位村民参加,能够抽时间学习的妇女几乎都出来了,这其中有母女、婆媳、姐妹和妯娌。

 

    

    在这四天里,学员们抓紧时间学习可以说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从一早到班上来,一直干到晚上一两点钟,有的学员几天没有回自己的家。更辛苦的是两位老师,她们从早到晚一遍一遍地讲解示范,辅导讲授,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四天下来,人也瘦了,脸也憔悴了,为了让村民掌握技艺,她们不叫苦不说累,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

 

 

    在车耳营村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年年有余”、“五福捧寿”、“祥龙纳福”……一幅幅制作精美、寓意吉祥的剪纸,让人们眼前一亮;色彩艳丽,制作精巧的工艺鞋帽、手包、手链让人爱不释手。

 

 

    车耳营村是远近驰名的“美丽乡村”、民俗旅游村,在北京玩具协会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自2007年开始打造剪纸特色村, 40多人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艺,制作的剪纸、编结作品已成为中外旅游客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镇、村领导大力开发本地旅游资源,民间工艺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村民生活带来了一项新的收入。随着农家院的发展把剪纸作为礼品送给游客,进而又成为商品收售,取得了可观的收入,一位村民说,仅剪纸这一项,一年就可以收入几千元近万元。

 

    赵庆兰会长在结业式上说,北京玩具协会具有丰厚的民间工艺资源和一支德艺双馨的民间工艺大师队伍,协会几年来开展“送艺下乡、打造一村一品”,“传艺进社区、打造一街一特色”已遍布本市14个区县、60个村镇、街道、社区,培训学员1万余人。“教农民手艺、架致富金桥”,有的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车耳营村的村民们要把这次培训作为一个新起点,创作新作品,形成有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