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间工艺闪亮文博会

    适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黄金期和历史节点上,2011年11月10日至13日,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举办。

 

 

    

    文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盛况空前。北京玩具协会组织了20多位北京民间手工艺大师参加了此次文博会,他们轮番作战,为广大参观者带来了充满北京特色文化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内画、脸谱、面塑、泥塑、剪纸、风筝、皮影、毛猴、绒花、蛋雕、葫芦、万花筒、益智玩具等10几个门类,是整个会场中的一个亮点。

 

 

    在北京玩具协会“工艺大师表演区”前,人们团团围住大师,一面观看大师作品,一面向大师求教,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此次文博会,北京玩具协会发挥整体优势,派出了很强的阵容参加。有国家级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人郎”郎志丽、“曹式风筝”传人孔令民、北京“绒花李”传人梁大成、“剪纸徐”徐阳、“花筒李”李鸿宽、益智玩具大师姚益智、国家内画壶大师刘守本传人谢珊珊等。平常难得一见的民间工艺大师亲自来到会场,并带来了精美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更激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人们问这问那,大师们应接不暇,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腿痛,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有的参观者感叹地说,谁能想到能买到大师的作品啊,真是没想到;当有的参观者看到杨晓康老师在平均0.3毫米的蛋壳上进行雕刻时,许多人都赞不绝口,太了不起了,真是功夫!

  

 

    老北京的民间手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大花坛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几百年至上千年来,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珍品和爱物。在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具的艺术特色。开发民间手工艺的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玩具协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