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 非遗毛猴呈千姿百态,微缩景观见廉洁身影

来源:魅力南锣

廉以养德,文以化人。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浸润人心,是督促党员、干部崇廉拒腐的有效途径。为推动2024年交道口街道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浓厚氛围,街道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后,得到了全街党员干部、社区居民、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即日起,我们将分期对廉洁作品进行展示。

今天推出的是北京毛猴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韩僖僖带来的非遗廉洁文化作品。请跟随我们一起欣赏。


韩僖僖作品

羊续悬鱼 拒绝礼馈

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有一人叫焦俭, 为人正直,有一天,他看见羊续生活得太清贫,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无奈只好暂且收下。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碰它。这件事情传开后,大家都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当地百姓都敬称他为“悬鱼太守”。


韩僖僖作品

陶母退鱼 清廉自守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让陶侃深受教育。



韩僖僖作品

不二尚书“不受嘱,不受馈”

范景文,中国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他位尊权重,却清正廉明,从不以权谋私。范景文以名节自励,从不收人贿赂。只要是有德才的人,他都无私相助。据记载,为表自己的清廉之心并杜绝亲朋好友的请托,范景文特在衙门堂鼓边放置了一块牌子,上书“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并放言,倘有人违犯,莫怪他翻脸无情。老百姓交口称赞,尊称他为“二不公”或“二不尚书”。同僚中的正直之士以范景文勤政廉政为内容撰成一联,上联是“不受嘱,不受馈,心底无私可放手”,下联是“勤为国,勤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 韩僖僖作品


韩僖僖作品

以廉为宝 清正廉洁

春秋时期,宋国国相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就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对他说:“你把玉作为珍宝,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玉,我们就失去了各自的珍宝。”子罕廉洁的作风,洁身自好的品质深受大家的爱戴。


“毛猴在整个场景里头是占主导地位,需要用毛猴的肢体语言去表现,把这个场景串活了!”韩僖僖说,只有将毛猴做活了,观众才有一种代入感、共鸣感。历史廉洁故事如何更好地表现出来,让他在场景布置和道具制作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创意。

韩僖僖说,毛猴说是猴,其实表现的是人,正因为没有特别清晰的面部特征,可以看作是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缩影,引发共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付出了努力,也尝试通过视频、网络等途径,为毛猴作品和文化的传播推广带来更多可能,自觉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

作者简介:

“80后”的韩僖僖是北京毛猴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2011年,由于对毛猴技艺的热爱,韩僖僖结缘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猴制作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姜守煜,之后开始跟着姜老师学艺,于2019年正式行了拜师礼。


中工网拍摄

坐在工作台前,韩僖僖左手拿着一个辛夷(玉兰花蕾的中药名为辛夷),右手用镊子把一个小小的蝉蜕粘上……很快,一个穿着虎皮裙、头戴金箍的齐天大圣便做好了!

毛猴制作过程说难好像也没那么难,辛夷加上合适的蝉蜕,韩僖僖最快十几分钟就能做一个毛猴成品出来;可说简单似乎也没那么简单,为了制作精美的布景,有时一两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韩僖僖在制作毛猴作品时,除了反映老北京胡同文化、市井生活,还会制作节日节气、奥运、旅游、瑜伽、高考等多元主题。他在翻阅历史文献和文化经典著作时,对历史文化典故中的廉洁思想有感而发,于是把廉洁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他的巧手,加上个人对廉洁文化的理解,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深度创作,以毛猴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和千变万化的道具,阐述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理念。

下一步,交道口街道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将廉洁理念和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