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过大年”特辑探寻非遗明珠——巧夺天工,飞在天上的非遗

良庆发布

     

1月29日,“紫禁城里过大年”良庆区2025春节文旅特别活动于南宁市良庆区五象湖那里界综合体正式开园。让广大市是和游客们既可以感受到北京的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底蕴,也可以感受到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非遗的丰富多彩、独特风情。今天,我们来一起探寻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1-1.jpg

赵铁民:心怀热爱,守护风筝非遗

2-1.jpg

在传统技艺的广袤天空中,风筝作为一项兼具文化底蕴与趣味的民间艺术,一直散发着独特魅力。近日,记者采访到了北京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者赵铁民,深入了解他与风筝之间的不解之缘,以及风筝技艺传承背后的故事。

3-1.jpg

赵铁民,一位对风筝满怀热忱的手艺人。风筝制作包含 “扎、糊、绘、飞” 四大技艺。赵铁民介绍,在这其中,“飞” 最为关键,在整个风筝制作与评判体系里占据 60% 的重要性,而绘画、糊制、扎制分别占 20%、10%、10%。在风筝比赛中,评判标准十分严格,飞行角度 70 度左右容易获得高分,飞行时长需达到十分钟,之后才会考量工艺,包括竹子的光洁度、结构合理性以及糊面的平整度等。这是因为风筝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是民间体育的一个专项,对孩子和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4-1.jpg

5-1.jpg

风筝文化源远流长,有四大起源地,分别孕育出各具特色的风筝。北京的硬翅风筝,过去品种丰富,如今多为象形风筝,像沙燕风筝,蕴含着众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 “三多九如”“福禄寿” 等寓意。天津的软翅蝴蝶风筝,以软边为特点;江苏南通的板样哨口风筝,因带有上百个哨,飞行时哨音嘹亮而闻名世界;山东潍坊则以长龙风筝为代表。

6.jpg

在传承风筝技艺的道路上,赵铁民面临挑战,随着无人机等遥控玩具兴起,市场上现成的风筝随处可见,人们亲手制作风筝的热情减退了,给风筝技艺的传承带来困难。但是赵铁民依然坚守,他积极探索创新,设计出室内飞行的风筝。这种风筝以老鹰无风能飞为灵感,进行小型化、轻量化设计,共有十个品种,使用风筝圈专用无纺布制作,不怕水,适合在室内飞行。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学习风筝制作技艺,为风筝技艺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7.jpg

放风筝的小技巧

1.三角形风筝比较适合初学者,小风筝不易放,建议买稍大一些的。

2.选择宽敞的平地,不要选择树木过多、有电线的地方。

3.放风筝之前要仔细观察周围有坑洼的地方,防止走路摔倒。

4.初次放风筝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帮忙拿风筝,跑几米之后有风即可放手。

5.放风筝不一定要跑,有风的地方稍微紧走十几米,然后逆风施放就可以了。无风时一定要使风筝微微处于紧绷状态,有风时在尽量保持线绷紧的情况下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