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非遗传承促发展

——北京玩具协会流动党员党支部走访怀柔红庙灯笼村

 

红、协全体人员合影-1.jpg

520日,北京玩具协会流动党员党支部走进会员单位怀柔红庙灯笼村,开展走访交流活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派驻第一书记张志明,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委员兼副书记白凤莲及其他村干部热情接待。双方就非遗传承、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寻行业发展新路径。

怀柔红庙灯笼村是北京玩具协会“送艺下乡”的典范项目,凭借高超的灯笼制作技艺,在业内颇具声名。为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村里积极作为,建立了传统手工艺传承培训基地。2021年,借助北京玩具协会的丰富资源,6位村民正式拜入5位“非遗”名家门下。在名师的悉心指导下,村民们系统学习传统风车、面塑、毛猴、太平燕、葫芦工艺制作技艺,不仅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更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让古老的手工艺焕发全新活力。

如今,红庙村在深耕灯笼非遗文化传承的同时,建成了乡情村史馆。馆内丰富的图文资料与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红庙村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灯笼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脉络。这座村史馆不仅是展示村庄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更是开展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极大增强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村支部书记闫万军难掩喜悦之情,分享道:“红庙村如今发展态势良好,各项项目有序推进,不重样、有特色。多亏了协会的支持,非遗文化在红庙扎下了根。”他介绍,红庙村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积极拓展灯笼产业,生产直径1.5米、1.6米和2米的大型灯笼用于市场销售,小巧精致的灯笼则用于教学实践。闫书记兴奋地透露,截至目前,今年到红庙村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已超千人,村集体收入达31万元,在九渡河镇18个村中,红庙村集体经济实力最强,村民待遇最优。

此次走访活动让党员们深受启发。北京玩具协会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孙书仑表示,红庙灯笼村在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未来,协会将继续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深化与红庙灯笼村等会员单位的合作,在人才培养、技艺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传统玩具文化与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行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同时,流动党员党支部也将持续加强与会员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玩具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访期间,大家还实地参观了红庙村规划建设中的产业发展基地,对未来的合作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