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五彩九渡河
“下地头”学科学种植
亲手体验非遗手作
住进乡村特色民宿……
5 月 28 日至 29 日,由商务部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办的援外培训项目“IEMBA”走进九渡河镇,49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工商管理硕士在老师带领下开启沉浸式学习,深度感受中国乡村振兴蓬勃活力。
活动一开始,大家随着北京林业大学驻黄花镇村第一书记朱雨晨,走进黄花种植园和蓝莓家庭农场。
这些学员来自博茨瓦纳、哥伦比亚、肯尼亚、泰国、伊拉克等2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其中不少是农业大国,部分学员就在农业相关部门任职。
朱雨晨帮村里发展黄花种植,壮大集体经济的故事,九渡河镇鼓励家庭农场的举措,以及科学监测、“调土整地”的窍门,引发大学浓厚兴趣。
手持话筒与大家交流的朱雨晨
“传统黄花种植的人工作业辛苦且效率低。借助北京林业大学提供的技术支持,通过无人机定期进行生长监测,经智能分析确定最佳劳作时机,大大提高了效率。”朱雨晨现场介绍道。
自去年驻村以来,他多方联络,成功建起花花种植园。
黄花镇、红庙、局里、花木等村第一书记还充分联动,精心设计出串联多村的“研学”路线。
此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在此开展过相关活动,这次的路线凭借精准的规划与丰富的内容,促成了双方进一步合作。
离开黄花镇村,学员们走地局里、红庙等村,学习国企、高校帮扶乡村的成功经验。
北京建院派局里村第一书记宋捷带大家参观“砖舍”民宿,介绍北京市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国企帮扶乡村的工作模式。
在红庙村,非遗手艺人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派驻的第一书记张志明,手把手教大家制作老北京风车。
期间,北京林业大学在校生担任翻译志愿者,该校与黄花镇村返乡创业者合作的手办盲盒,则成了倍受外国学员喜爱的伴手礼。
第二天,大家又参观了怀柔科学城,还到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建设的博士农场北房基地调研,近距离领略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
据悉,发展中国家工商管理硕士(IEMBA)学员多任职开各国财政预算部、能源部、议会、青年发展部及贸易中心等重要部门,已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系统学习近一的时间。
此次活动让他们走进京郊大地,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调研,深入学习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多元模式与农文科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下一步,九渡河镇将进一步挖掘乡村资源潜力,优化特色农文旅研学路线,持续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