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玩具协会党支部走进龙头女红工坊非遗文化会客厅
6月17日上午,在北京玩具协会理事、北京梓立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梓立的诚挚邀请下,北京玩具协会流动党员党支部一行怀着饱满的热情,走进龙头女红工坊非遗文化会客厅,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走访调研活动,探寻党建与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活动伊始,大家首先踏入龙头女红工坊展览室,仿佛置身于一个绚丽多彩的非遗艺术殿堂。精美的女红作品琳琅满目,从色彩斑斓、针法细腻的刺绣,到造型精巧、寓意深远的编织手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生动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大家赞叹不已,纷纷驻足观赏、拍照记录,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结束后,众人移步至女红工坊赵梓立老师工作室,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座谈交流。赵梓立老师满怀激情地向大家介绍:“龙头村女红工坊非遗文化会客厅,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由礼贤镇政府牵头主导,龙头村村委会领导给予大力支持而建成的。如今,北京手工艺产学研与学科普示范基地成功落户于此,这是国家‘百村示范,千村振兴’百千工程的重要实践成果,也是礼贤镇政府精心打造的南中轴线项目中的关键一环。龙头村委会领导心系村民,将其作为推动村民文化复兴的重要举措,为乡亲们搭建起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更是以非遗文化为引擎,启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创新尝试。作为这里的带头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无比荣幸。”
在交流过程中,支部书记孙书仑结合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和行业发展视角,针对龙头村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如加强党建引领与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的融合,通过党建活动凝聚人心,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擦亮非遗“活化名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发掘出更多优秀非遗文化人才;同时,他还就纯手工制品如何突破产量限制、实现批量生产这一现实难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提出可借鉴现代生产管理模式,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探索适度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搭建促销平台,锻造非遗“金链子”。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大政治意义,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大平台,通过“非遗+文创”的方式承接布艺画、剪纸、装裱等产品的订单,加速“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深挖人才资源,盘活非遗“蓄水池”。
通过思想引领凝聚非遗文化传承动力。以“百千工程”为主要抓手,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焦能力素质提升,不断壮大和储备非遗人才队伍。为龙头女红工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北京玩具协会流动党员党支部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了解,也为双方在党建引领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携手书写党建与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