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文脉传承,5月13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工艺”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民间玩具工艺大师、风筝艺术家孔令民收徒拜师仪式在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曹氏风筝工艺坊举行。海淀区非遗办主任王凤华、海淀区上庄镇镇长李俊吉、原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立明、北京玩具协会会长孙书仑等有关领导作为见证人和民间工艺美术界人士及曹氏风筝工艺坊工作人员近50名嘉宾到场祝贺。
曹氏风筝——源于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该书将中国风筝总结为“扎、糊、绘、放”四艺,以歌诀形式传播,其中歌诀二十二首,图谱七十三幅,融民间风俗文化、宫廷艺术、南北风筝扎绘技艺的精华于一体。曹氏风筝技艺考究,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价值,留传已近300年。2011年曹氏风筝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孔令民,曹氏风筝第二代传人、在父亲孔祥泽的熏陶之下,凭借精湛的手工艺,在风筝界享有盛名。他的风筝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收徒仪式开始前,海淀区领导首先为曹氏风筝工艺坊举行海淀区科委重点支持单位揭牌仪式,并为孔令民老师颁发荣誉村民突出贡献证书。
收徒仪式上,王晓宇、李世华成为孔令民老师的新弟子。今天,那么多领导、专家老师和我的徒弟们见证,感谢市、区、镇相关部门的安排……孔令民老师非常激动地说。他希望,他的爱徒先做人、后学艺,将曹氏风筝工艺的思想文化和制作技艺发扬光大。两名学生宣读弟子誓言后,向师傅三鞠躬、奉茶、献花,并在拜师贴上签字。北京玩具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钟伟向孔令民颁发了“传艺授业”见证证书。
海淀区非遗办主任王凤华、海淀区上庄镇镇长李俊吉、原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立明、北京玩具协会会长孙书仑和“脸谱杨”非遗传承人、彩塑京剧脸谱北京市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杨玉栋等分别致辞。孙会长指出,拜师是传承民间艺术的一项重要途径,老师要倾其所能教授技艺,新收的两位徒弟要虚心受教,坚守传承。让风筝做载体,他希望风筝这门艺术能够传承发展,希望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工艺”这个保护传承项目和基地做大做强。
随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参观了孔令民老师的风筝工作室。